2008年,她是世界级杰出的女科学家亿万平台,研究成果造福亿万人,后放弃千万年薪,弃美归国,网友:“当代花木兰。”
自从1992年,胡海岚被保送至北大生物系后,她满脑子全是学习,只关心与专业相关的课外活动 ,能见到她的大多数时候不是在上课、看书、就是在做实验。
1999年毕业后,尽管可以选择的工作岗位、企业众多,她也没有立马走上工作岗位,而是选择去美国继续深造,因为她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好为国家贡献更多的力量。
到美国后,胡海岚就在加州伯克利分校,神经生物攻读硕士、博士。也正是从这时起,她果断放弃自己正在研究的已经很成熟的课题,而转向脑科学、脑神经的方向。并且后续又转向更加细致的动物行为及脑机制的研究。
那时候,因为这个领域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成果,所以此后连续十几年,胡海岚更是把自己的精力和热情完全都献给了实验室。她像海绵一样疯狂地吸收着知识、累积着经验。
于是在2003年,胡海岚到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实验室工作过一年。之后五年间她又到著名的冷泉港实验室工作过。
也正是有了这些实践操作的打底 ,很多公司企业以及一些实验室,都不断地向她抛出橄榄枝,并且用最好的薪资待遇招揽胡海岚。
但是,胡海岚挡住了一切的诱惑,于2008年回到祖国,进入了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以研究所组长的身份,专事神经与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2015年,胡海岚到浙江大学的医学院任博士生导师、神经学中心主任、脑科学院长等亿万平台职务。
在忙着教学的同时,胡海岚依然带领着研究团队继续在神经学领域进行探索,也因此在科研上取得了很多的突破。
2018年2月15日,在著名的刊物《自然》上胡海岚与团队对研究成果做了总结,以2篇长文章的形式进行了发表,瞬间引起了学界各处的骚动,因为人们发现这个中国的科研团队,给抗抑郁药物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也有人说,这绝对是打破了世界性的难题啊!
胡海岚团队在长文中介绍过:人的大脑中有个很小的“反奖赏中心”的核团,它能控制负面情绪的发作,在小核团内部的活动,出现异常或是进入到高放电的状态时,它就会抑制大脑的“奖赏中心”,“反奖赏中心”的核团就可能发作,这可能就是人们开始抑郁的部分原因。
那时传统的抗抑郁药几乎都是见效慢、但是副作用却非常的大。团队人员同时发现,(医学上一般作为麻醉剂在使用,属于第一类的管控。)能够快速起到效果,能够很快地阻拦“反奖赏中心”的反状态。
而在研究这个的同一时刻,他们还注意到了能用在未来抗抑郁药物的靶点(起效点)。
那时候,胡海岚她们不光在基础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团队同时积极与国内外的实验室合作,对进行分离改造,在留下它抗抑郁作用的同时,同步要研究剔除它的依赖性,以及其他的一些副作用。
胡海岚说过:因为我们要对药物的安全性、以及它的副作用、还有大量多次的临床试验。所以从最基础的研究、然后有所突破、再到临床具体药物的应用,一般需要10年的时间,甚至是20年的时间,这对所有人都是考验。
2019年,胡海岚荣获第12届“国际脑研究组织-Kemal”国际奖。此奖项所面向全世界范围内两年才评出一位,要对科研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还要求年龄限制在45岁以内。
不仅如此,这项奖之前从未给欧美之外的科学家颁发过。所以,胡海岚成为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位。当然她也对得起这个称号,毕竟为3亿多人带来了希望!
现如今,抑郁症已成为人类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而且患抑郁症的年龄也越来越小。
据世卫组织的数据里曾显示过,目前全球3亿余人口都患有抑郁症,而近10年来还增加了18%。2019年,我国的患病率同时高达6.9%
2022年6月23日晚,联合国教科文在总部,授予胡海岚“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这一项奖,每年在全球才奖励五位女性科研工作者,胡海岚是该奖项98年设立以来,中国的第7位获得者。
胡海岚的研究给人类控制抑郁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让人类增加了战胜抑郁症的几率 ,给广大的抑郁症患者带去了希望与曙光,未来也许不再有人因为抑郁症而发生悲剧。
我们的祖国就是需要更多像胡海岚一样的人才,国家的发展需要她们,人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普通的我们唯一最该做的就是支持她们,默默守护好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