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谈加班现象的言论被人议论,“996算个啥,我们是715”表示西贝的员工是“715工作制”。
715工作制顾名思义,即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小时,白天加晚上,夜里还会开会,因此贾国龙在西贝还被员工称之为“夜总会”会长。
而在1999年,刚从内蒙古到北京的贾国龙,因为开海鲜楼,顾客一听说是内蒙古人卖海鲜,就想到羊骚味,不到半年就破产了。
而后他把店铺名字改成西贝莜面村,西贝谐音“西北”,两字合在一起凑成贾字。从此专心卖西北面食,生意时好时坏。
2014年,当他看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天早上,买了张飞机票飞往张家村,2个月后,一条“西贝600万元买断张家挂面”的新闻,让贾国龙和他的西贝莜面村再一次成为焦点。
贾国龙是内蒙古自治区巴盟临河市人,1986年亿万平台,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连水产学院。可两年之后,他却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定弃学从商。
多年之后,有人问到费国龙当年的选择时,他淡淡地说,“没有别的,只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有做不喜欢做的事”。
1988年5月29日,更国龙迈开了创业的第一步,黄土坡风味小吃店在他的家乡开张。从此,贾国龙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1989年5月1日,西贝酒吧在临河市开业,这是贾国龙第一次使用“西贝这个名称。1990年7月,贾国龙承包临河市爱丽格斯餐厅。1991 年6月又承包临河市农机饭店并更名为西贝火锅城,1993年10月,西贝餐饮有限公司在临河注册成立。
1995年,西贝火锅城(后改字号为新大都)和爱丽格斯餐厅分别被评定为巴盟餐饮业特级店和“甲级店”。
贾国龙不满足于在家乡的发展,决定让西贝走出巴盟。1997年1月1日,西贝公司在深圳开了家园丁酒楼,开发粤菜,不料惨遭失败,8个月后,西贝退出深圳,亏损100万元。
费国龙不想就此罢手,他又来到北京,选择从海鲜下手,开了一家名为“金翠宫”的海鲜大酒楼。
但4个月下来,一百多万元的投资打了水漂,扭亏无望。在酒楼生意散伙的饭局上,一位兄弟忍不住问:“哥,咱们真就这么走了?”
贾国龙听说后,吧嗒吧嗒狠吸了几口烟,陷入了沉思,他突然想到以前,一位顾客吃完饭对他说,你们内蒙人做海鲜都带着莜面味儿。
这句话使贾国龙如梦方醒。不正说明自己的莜面更让人印象深刻吗?卖海鲜只是随大流,消费者得知内蒙人在北京卖海鲜,在潜意识里能从海鲜里闻到羊肉味,很难认同我们。
在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莜面是当地人的主食。在西北地区,就跟其他地方的馒头米饭一样普通,在一片反对声中,贾国龙破釜沉舟地干了起来。
事实上,在北京餐饮界,川菜、湘菜和海鲜等热门领域竞争异常激烈,而主打西北菜的餐厅则是凤毛麟角。
亿万平台
闯进蓝海的贾国龙放手一搏, 他花了10万元请来内蒙古歌唱家德德玛作为代言人,然后在媒体上打出广告,以“内蒙古美食节”的噱头吸引消费者。
几乎一夜之间, 莜面的明档取代 了海鲜池,羊肉串和五谷杂粮替换了鱼虾蟹蚝,西北农家饭的香随处飘溢,陕北曲不绝于耳,“金翠宫莜面美食村”由此诞生。
2014年7月,从黄土高坡张家回来后的贾国龙,以600万高价买断《舌尖2》中的“张爷爷空心挂面”,西贝不但承诺未来3年包销张家600万元的空心挂面,还引进了张家的制作工艺派师傅住在张家学艺。
贾国龙说“张爷爷挂面有故事、有人物、有冲突,这是营销制胜的关键。一个品牌要是讲不出好故事,在这个时代是做不起来的。”
大家都记得《舌尖的中国2—心传》播出后,许多人对张爷爷那句对白,说“这天做挂面就行了”,扭过头,望向窗外说:天气好着呢,明天还可以做挂面”,记忆犹新。
张爷爷空心挂面,吃的不止是面,更是他的手艺。从15岁起做面,他用一生来钻研挂面,他的面细腻带着麦香、劲道弹牙。
央视和《舌尖上的中国》评价其为“淳朴味道,一生只做一面”,各大媒体也对此做了报道。
事实证明了故事的力量,张爷爷挂面在西贝全国66家店,每天的销售量超过1万碗,仅北京就能达到每天五六千碗。张家后人张世新现注册“张世新手工挂面”商标,年收入200万元。
西贝莜面村位于亚运村内,紧贴北京五环,这里比较偏僻,有人说“给我金子也不会去那儿开店,太偏了”。
但事实上市外的大店有两大优势:是远离市区, 空间结构方便利用;二是租金低,房租低。原本是某部队要出租的一块地,被贾国龙知道后,就租了下来。很快,一排散发着西北民间气息的现代窑洞拔地而起。
此地,不是商业繁华区、没有直达的公共交通工具,只能打车或开车过来。但是,这个店的生意却极好,中午和晚上的散合座无虚席,汽车塞满了门前的白杨林间。
西贝要求一个座位每天的销售额不能低于100元,平均值在100到150元之间,最高值是200元,在上海店。目前,整个西贝每个座位每月创造的收入是15万元。
而且相比翻台率, 贾国龙更看重上座率, 4个位子的餐桌,坐4个人,上座率就是100%。坐1个人上座率就是25%, 如果每一次坐一个人,翻4次台才能够达到100%。
不久,贾国龙意识到,必须通过优化内部管理,将西贝的西北风情营销做到极致。“不但要抓住顾客的钱,还要赢得他们的心。”因为只有获得人们内心的认同,才能使西北菜从边缘跻身主流。而要抓住用户的心,就必须打造菜品之外的用户体验。
在硬件上,客人们到进西贝莜面村,先看到盘厚重的老石磨,柳条筐里装着几个熟透了的老倭瓜和老玉米,几个旧农具斜倚在石磨旁,房顶上晒着王米棒,房柳上吊吃红辣椒,几位色古装的乡村大妈, 在屋里干净利索地现场价表而食品。
为西贝植入了西北人热情好客的传统。他从西北各省空降了40多对母女,妈在厨房做菜,女儿在大堂端茶倒水,就像平时在家招待朋友一样,久而久之让顾客们产生了一种到西贝吃饭就像去朋友家做客样的愉快感觉。
贾国龙在看任正非的传记时,看到一段说,2002年的时候,通信行业不景气,任正非有半年的时间经常失眠,常在大半夜里惊醒,想要自杀。
但是有一次任正非在内蒙古出差在和别人吃饭,请了几个内蒙古姑娘来跳舞,她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在灯光下翩翩起舞,围观的人们儿都在开心的伴奏。看到这样的场景任正非流下了眼泪,从此他再也没有想过要自杀。
贾国龙从内蒙古拉来一群内蒙姑娘, 对于北京人来说,她们皮肤黝黑,打扮士气有人嘲笑他:“拉来一车土豆”而贾国龙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西北菜馆就要有西北姑娘的味道,一口京片子则搭不上调。
上菜时,姑娘们一口一个“舅舅”、“舅妈,让客人感到既新奇又亲切,甚至有老顾客告诉贾国龙:“我在你们这里认了个外甥女儿!不能让丫头白叫我舅舅啊。”如果客人过生日,能歌善舞的姑娘们还会为寿星表演-段自编自演的歌舞,为他们助兴。
贾国龙对西贝的服务着实花了不少心思,在某次体验过海底捞火锅之后,他随即派出三名优秀员工“卧底”海底捞,结果一篇名为《西贝员工卧底海底捞万字日记》的总结报告上传互联网。
后来,贾国龙和海底捞张勇冰释前嫌,他说自己非常佩服海底捞管理员工的手段了得,在店里搞“裁判制”:
一个店一个裁判,从优秀的员工里面选,岗位轮值,职位最高不能超过店长,监督店里其他员工,进行打分,员工只要能得到两个A+,就能获得一张开店牌照。
这招真有效,优秀的员工监督其他员工,当完“裁判”当“运动员”,成绩好的话自己能出去开店当店长,还有60%的利润分成,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贾国龙又在社交账号上发了一条有关企业内部工作制度的内容,他说:“996算个啥,我们是‘715、白加黑、夜总会’,我们就是这么拼,经常是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小时,白天加晚上,夜里还总开会。”
“715工作制”涉嫌反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加班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715工作制”下的西贝员工,每月工作时长高达430小时,是正常时长176小时的2.4倍,但是西贝的工资实际上不高,月薪在5000元-7500元。
欢迎关注@六一知事 每天讲述一个富豪的发家史,挖掘背后的深度故事,让大家不辜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早日实现财富自由。